石狮石渔村:移风易俗 一年公益捐赠500万元
www.jjjtsb.com?2012-09-24 09:44?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走基层?百姓新事 石狮市蚶江镇石渔村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省办、神事不办,省下钱来做公益—— 移风易俗,一年公益捐赠500万元 东南网-福建日报9月24日报道(记者 郭政 通讯员 吴金森 王丽雅) 阅读提示: 石狮市蚶江镇石渔村,位于历史文化名镇蚶江镇北部,是石狮市少数民族(回族)主要聚居村,也是篮球比分直播:古港重要古渡所在地,“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该村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2832人,村民大多从事海洋运输业,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近年来,该村着力移风易俗,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省办、神事不办,仅去年一年,就省下开销500多万元,全部捐出用于公益事业。 古村新气象,这是记者9月13日走进石渔村的第一感觉。 金钗山下,始建于北宋年间的六胜塔高高耸立,这个曾经的海边灯塔,修缮一新;以唐代航海家林銮名字命名的林銮渡前,一艘艘巨轮穿过茫茫大海,浪花拍岸声呼应古今。 “村还是那个村,村已不是那个村。”村书记郭志猛的话意味深长。 六胜塔、东岳寺、林銮渡、再借亭,那些古代建筑保留着旧时风貌,然而,这里的民间风俗已经悄悄发生改变。“婚事新办,丧事省办,神事不办,这一年,咱村居然省下500多万元。”郭志猛说。 婚事新办,仪式照旧,但不铺张,不浪费,必要时尝试集体婚礼;丧事省办,亲友前来哀悼,一律两菜一汤招待,不喝酒,不声张;神事不办,每逢菩萨生日及普度节,大摆酒席的现象,已成为过去。 红白喜事简办,用省下的钱做公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村民郭跃民。 2010年3月,郭跃民母亲80大寿,几个兄弟姐妹合计了一下:按惯例,酒席起码摆150多桌,此外要挨家挨户送喜糖喜饼,平均每份100多元,总共大概要花150万元。郭母办寿有先例,2000年,70大寿时,郭家花了70万元。 “寿宴办下去,150多万元,两三个钟头就没了,为什么不省下来,捐出去做公益呢?大家讨论了一下,都同意,母亲也非常支持。于是就把150万元捐给石狮市慈善总会,其中,30万元定向捐给村里的石湖小学,以母亲的名字设立玉珠教育基金会,20万元捐给另两个回族村设立教育基金。” “我一带头,村里人也跟着往这个方向走。第一个跟着捐款的是老村书记纪世贤,他父亲80大寿也没庆祝,捐出10万元给石湖小学。乡亲们说,如果大家都这样,每年省下来的钱就不得了。你想想,这里人一辈子要做多少红白事?14天、满月、周岁、16岁、结婚、寿辰、丧事,数都数不过来。再加上神事、佛生日、普度节。以普度为例,我们这里每个村12年轮一次,轮到谁,谁就要大操大办,酒席摆到手软。如果把这钱省下来,能办多少好事?” 郭跃民说。 谈起红白喜事简办,石渔村老人会会长郭义禁深有感触。去年,孙子过16岁生日,他叫儿子不要操办,捐出13万元;自己过70大寿,一桌酒都没办,一盒烟花都没放,捐出15万元。这些钱都用于村里公园整修和小学购买教学设备。 “我们村比较富,以往浪费攀比现象也很严重。一个菩萨的诞辰,就要花几十万,一年好几个菩萨诞辰,全村城内、城外、草坂、周厝4个居住点都要大操大办,那要花多少钱?无非吃掉、喝掉。现在,这些省下的钱用途大不一样,一部分钱捐给村里的六胜塔、东岳寺整修,这些可是文物保护单位,寺庙有1200多年历史,塔有近900年历史。东岳寺整修启动时,只有资金2.9万元,现在资金捐赠到位达220万元。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要世世代代传下去。另一部分钱捐给学校办教育,孩子的未来最关键。你看,村里本科生前年是5个,去年8个,今年达到15个,把钱投向教育,永远不吃亏。”郭义禁感慨地说。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13]我省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为民办实事 教育均优先
- [ 09-06]马洋溪生态旅游区:以区带村的“民本”效应
- [ 08-31]走基层·百姓故事:在家乡的土地上放飞梦想(图)
- [ 07-02]记者“走基层”——辽宁农家书屋纪行
- [ 05-24]走基层·现场目击:铁路线上的防汛窝棚
- [ 05-08]8万小额贴息贷款解了资金愁 农妇苏羡凉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