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 自主命题
上海率先打破了全国统一命题的传统,10多个省、市、自治区步其后尘。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扩大高校和地方办学自主权已成为大势所趋。高考分省自主命题作为扩大自主权的一种积极尝试,已经从理论探讨和试点阶段,发展到大规模展开的实质性实施阶段。
自上海(1987年)、北京(2002年)率先实行高考自主命题以来,我国又先后增加了天津、重庆、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安徽、江西和山东等12个省 市单独组织本省市高考试题的命题工作。至2005年高考,全国共有14个省市试行自主命题,进一步打破了长期以来高考全国一张卷的格局。
自主命题长远看来无可厚非
2005年高考已经结束,14个省市的自主命题效果如何呢?从中央到地方多个教育研究管理部门的调查认为,尽管在指导思想和操作方法上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但分省命题从整体上呈现出遵循大纲、科学准确、平稳过渡、正确发挥指挥棒作用等特点,分省自主命题在理论上的优势正逐渐得到实践的验证。
首先,高考分省命题有利于基础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推进。实行省市自主命题,目的是逐渐让地方有权制定符合各自情况的教学与考试大纲,进而通过调整考试内容,使高考对本地区素质教育的实施发挥更好的指挥棒作用,并有力带动中小学课程体系改革。
但是,各省市自主命题要切实起到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作用,有一个很重要的预设条件,即各省市除了要在主观上愿意加强基础教育改革外,还要对如何深化本省市基础教育改革有深刻认识并形成相对独立的改革个性品质。
其次,高考分省命题其实是教育管理的放权之举。实行高考分省命题,意味着各省对教育统筹管理权限加大,将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管理和发展教育的积极性,从而均衡中央和地方的权限,使政府在发展教育这一公共事务中发挥更为充分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国际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是一致。
再次,高考分省命题有利于体现地方特色,便于高校有针对性地选拔人才。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省情况千差万别,统一命题的高考很难体现地方特色。而实行分省命题,各省可以顾及本地的乡土风情并直接反映到高考试题中。
高考分省自主命题存有五大弊端
通过对江西、上海、北京、湖南等地高考自主命题开展情况的了解,分省自主命题现仍存有五大弊端。
首先,高考的权威性受到挑战,并与国际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趋势有所出入。创建于1952年的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统一考试制度,虽经历了社会各界不时的诘问与争议,但仍因其公平、高效、权威等优势和特点,得以沿用至今。高考之所以具有公平、高效、权威的特点,全国统一命题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然而,如今在大规模削弱高考统一性的同时,高校仍未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招生自主权,这与国际上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发展的趋势(统一考试与学校自主考试相结合)是不尽一致的。
其次,高考安全保密风险依然存在,甚至更有可能出现问题。江西师大教育学院院长胡青认为,过去实行全国统一命题的高考,安全保密工作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及其他相关的安全部门负责,二十余年来全国高考并未出现重大恶性泄密事件,这也是高考有较高权威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实行分省命题,意味着每个省都要花很大气力来做安全保密工作。与原来相比较,这样做有可能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
第三,命题质量与水平难以保证,尤其是在教育、经济、文化较落后地区。全国统一命题,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筛选和组织命题队伍,无论是学科专业教师还是考试理论专家的选择都有很大的余地,这对确保高考试题与试卷具有较高的质量与水平无疑具有重要意义。而分省自主命题,意味着每个省都要组织起自己的命题队伍,命题的质量与水平难免参差不齐。
第四,分省命题在使考试成本明显加大的同时,也使各省市之间基础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可比性受影响。据了解,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高考试题的总成本每年大致是150万元左右。而今年参加自主命题的省市,其直接开支都在150万元以上,有的省份甚至高达600万元。江西省高招办告诉记者,今年为自主命题就投入了约400万元。与此同时,分省命题之下,各省市之间考生所用考卷不一样,从而使各省市之间很难从考试成绩这个角度来比较和评价相互间基础教育的质量与水平。
|